发布时间:2022-12-12 浏览量: 来源:淮南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淮南市作为老工业城市、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要实现凤凰涅槃、再造辉煌,工业经济必须在转型发展中打头阵、冲在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一是在规上企业培育上打头阵冲在前。坚定不移实施优质企业培育行动。坚持龙头牵引,做大增量,做优存量,建立规上工业企业培育清单,持续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行动。加大对拟升规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帮扶工作,助力企业快速成长。利用新建标准化厂房引进企业入驻,确保企业按时入规,每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200户。坚定不移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健全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机制,主动将企业亩均评价结果作为审核的重要依据,突出正向激励。建立低效闲置工业用地清单,突出反向倒逼,提升工业企业发展效益,力争亩均税收较上年提升10%以上,盘活利用闲置低效工业用地1000亩以上。
二是在工业项目建设上打头阵冲在前。坚定不移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紧盯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不放松,重点盯住中环中清(凤台)新能源光伏产业基地、潘集电厂一期等投资50亿元以上,赛纬锂电池电解液等投资10亿元以上续建项目;加快推进高端大功率半导体芯片(IGBT)、潘集区光储氢基地等投资百亿元以上计划开工项目及平圩电厂四期等50亿元以上项目。建立制造业大会签约项目清单,确保大会招商成果落到实处。坚定不移推进“双招双引”。紧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煤机装备、工程机械装备和智能装备产业。紧盯开沃集团专用车华东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等世界制造业大会重点签约项目落地,加快推进宏泰钢铁年产60万吨铁基新材料项目等一批重大工业改造提升项目。
三是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上打头阵冲在前。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培育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2户、“小巨人”企业5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户以上。积极争取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二期基金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主题母基金合作对接。筹备成立以华源控股集团为主要管理人的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走出去,积极组织专精特新企业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大型会议及培训活动,帮助专精特新企业拓展市场,提高企业家素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继续加大制造强省、制造强市等财政资金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四是在工业互联网赋能上打头阵冲在前。大力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和千兆光网建设,2023年建成开通5G基站1200个。积极培育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与羚羊平台合作,组建数字淮南集团;精准梳理产业、技术、人才、资金等需求,市县区联合组织专场服务对接会。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提升行动。加快推进两化融合贯标,支持企业开展国家两化融合贯标2.0认证;实施“淮企登云”提质扩面及“羚羊平台走进淮南园区、企业、车间”赋能深度行行动。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场景的应用,支持企业开展5G专网建设和应用创新,建立“5G+工业互联网”项目库,培育打造省级“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标杆。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围绕新型显示、5G通信、电子元器件产业链进行谋篇布局,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
五是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打头阵冲在前。加强政策宣贯,大力开展惠企政策解读,打通“最后一公里”,确保惠企政策落地见效。推进涉企服务,及时收集、办理企业诉求,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服务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大力优化营商环境。锤炼过硬工作作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一改两为五做到”,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作者系市经信局(国资委)党委书记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