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综合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综合 > 杨公镇:做好三篇“文章”建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杨公镇:做好三篇“文章”建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发布时间:2024-12-14   浏览量:    来源:

    近年来,淮南市谢家集区杨公镇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才振兴,聚焦村级后备部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后备干部“选拔管理、教育培训、试岗锻炼”等工作机制,着力锻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优的后备干部队伍,为乡村干部队伍注入活力、增添动力。

    拓宽视野“选”,做好“择优选好”的人才储备文章。立足实际,充分摸排调研。组织村“两委”积极走村入户、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对毕业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本村致富能手等群体信息充分摸底,同时利用国庆、春节等假期,召开座谈会3次,积极宣传本区本镇发展情况,引导他们回乡发展。分析现状,建立成长档案。镇党委逐村对12个村的班子结构、运行状况、村干部履职方面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为各村“查缺补漏”,作为选拔后备力量上的重要参考依据。今年按照每村至少2人的要求,以“政治素质硬、专业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标准,通过党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广泛征集公安、纪委、司法等意见,经镇党委考察后,现储备26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其中40岁以下的17人,大专以上学历22人。

    多措并举“育”,做好“培养锻炼”的能力提升文章。需求导向,开展针对性培训。在后备干部队伍中进行需求调研,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点单式”培训,充分利用“共产党员网、安徽先锋网、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针对乡村治理、基层党建、党风廉政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5次。定向培养,建立传帮带机制。由镇领导班子、部门负责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形成12对“N对1”的帮带小组,“一人一策”定制帮带措施,教方法、传经验,每季度谈心谈话跟踪成长进程,每半年座谈汇报工作进度,及时了解后备干部思想、工作及生活情况,确保全过程、多角度的跟踪指导。动态管理,完善考核办法。由村党组织每半年对后备干部阶段性工作进行评价,镇党委每年对其进行考核评议,综合各项结果,对表现优秀、群众推荐的2名后备干部按照规定程序补选至村“两委”队伍中,表现落后的及时进行调整,形成“能进能出,动态调整”的用人导向。

    压实担子“用”,做好“精准任用”的适能发展文章。坚持实践锻炼。带领后备干部参加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一线工作中,敢于给位子、交任务、压担子,在实践中提升后备干部落实政策、依法办事、沟通协调的能力,让后备干部在学中干、干中学。定期轮岗交流。重点关注工作经历单一的后备干部,结合个人薄弱点及岗位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将4名后备干部在村与村之间、岗位与岗位开展交流轮换,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多面手”。强化比学赶超。围绕基层工作重难点,举办村级后备干部擂台赛2次,内容紧扣乡村振兴,既讲经验做法,也谈问题不足,比拼晾晒、现场过招,交流思路、寻找差距,激发后备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