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焦点

您的位置: 首页 > 先锋聚焦 > 右侧焦点 > 典型示范引领 共促乡村振兴

典型示范引领 共促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10-28   浏览量:    来源:淮南日报

   三月梨花如雪,七月挂果如金,如今的酥梨挂满枝头。日前,记者来到谢家集区杨公镇大桥村的喜之园农场采访,在农场的包装车间里,妇女们正在给酥梨打包,在忙碌中尽享丰收的喜悦。

   “咱家的酥梨皮薄、汁多,味道甘甜,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农场负责人王仲侠介绍说,梨树挂果已是第3年,今年每亩收益大概5000至6000元,主要销往广东、福建、黑龙江等地。

   在梨园的一侧,一群群皖西大白鹅从养殖基地里悠哉游哉地踱步而出,享用着梨树下的青草。王仲侠告诉记者,农场饲养的皖西大白鹅不仅为梨园除草,产生的鹅粪还可以用来上地,是梨园绝好的肥料。

   “你看,这一大片全是香菇大棚,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出菇了。”记者跟随王仲侠来到香菇种植大棚,大棚顶端的喷头正在为香菇喷洒浇水。仲秋时节,这里的香菇将进入收获期,将为农场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2020年通过土地流转80亩土地,咱家的香菇今年预计将收获12万至15万公斤!”王仲侠开心地说道。

   据了解,喜之园农场占地300亩,其中秋梨160亩、绿化苗圃63亩、香菇大棚56个80亩,皖西白鹅存栏1万羽,建有一座500立方米冷库,“白鹅-秋梨-香菇”的立体化循环种养已经初具规模,年收入达100余万元。

   “俺和孩子爸爸在农场养鹅已是第3个年头了,农场就是俺的家!”脱贫户孙维娟坐在石凳上,身边围满了一群嬉戏玩耍的“鹅宝宝”,她的脸上荡漾着开心笑容:“俺家三个娃,就是靠着养鹅,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安徽省妇女创业发展项目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的申报单位,喜之园家庭农场带动了周边妇女就业,农场在发展中提供长期就业岗位10余个,灵活就业岗位百余个,今年以来,已有近百名残疾人、留守妇女来这里务工,并成功申报了“谢家集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作站”,让村民们真正得到了实惠。

   谢家集区妇联负责人告诉记者,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谢家集区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农村优秀创业妇女争取项目资金近18万元,引导她们发展循环种养,提高了农村妇女的增收致富能力。

   46岁的残疾妇女杨业红在农场帮忙已经快有三年时间,农忙时节,她每天都会来到基地,除草、打药、摘果、采摘香菇。“俺做的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每天还有60块钱的收入呢。”

   采访中,谢家集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谢家集区将积极引导创业妇女发展瓜果、食用菌等特色优势种植业,并以项目帮扶带动,辅以教育培训,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领更多农村妇女顺利实现创业就业,共促乡村振兴。(通讯员 盛静 记者 苏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