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焦点

您的位置: 首页 > 先锋聚焦 > 右侧焦点 > 强基固本 延链拓新——淮南市谢家集区妇联多举措推进“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

强基固本 延链拓新——淮南市谢家集区妇联多举措推进“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

发布时间:2024-07-18   浏览量:    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妇联关于深化妇联组织建设改革实施“破难行动”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夯实基层妇联组织基础,近年来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妇联紧紧围绕“强基固本 延链拓新”的工作思路,紧扣“在哪建”“建什么”“怎么建”,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找准工作结合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提高妇联组织在“三新”领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一、延伸工作“手臂”,织密覆盖网络,推动新领域妇联组织应建尽建。


      一是党建引领,明确方向。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以深化妇联改革和建设为抓手,以广泛引领服务联系新领域女性为出发点,通过主动链接党建资源,有序推动妇联基层组织深入,扩大妇联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汇聚新力量。2018年,世纪阳光商厦将公司党支部建设与妇联组织建设相结合,率先成立了谢家集区首个非公领域妇联组织。


      二是统筹谋划 摸清底数。针对“三新”领域组织分布广泛灵活、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采取“先摸底、后组建、再提升”的工作思路,区妇联第一时间与组织部、市场监管局、民政局等部门对接,掌握全区非公和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的基本情况,及时召开工作部署会,要求全区各级妇联组织,通过走访、调研、座谈深入女性领办企业、社会组织、新业态中,认真摸排组织现状和妇联组织建立情况,并按照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的原则进行统计汇总,准确掌握“三新”领域女职工数量及她们的需求,明确组建重点,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三是以点带面 精准指导。区妇联精准把握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特征和新兴组织自身特点,统筹分类推进,针对不同情况的单位,因地制宜采取单独建立、行业统建、联合建立等方式建立妇联组织,不搞一刀切。对党建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新领域组织,由区、乡镇(街道)妇联重点联系,一对一指导单独建立妇联组织,如新华医院集团新华医院妇联、宏泰钢铁有限公司妇联等;在女性人数集中又具备建妇联组织条件的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中,把妇女工作覆盖到特定行业的女性群体中,如谢家集区广场舞协会妇联等;对女性人数不足或没有条件单独成立妇联的“新领域”组织,采取两个以上不同单位整合资源成立联合妇联组织,如谢三村街道非公企业第一联合妇女小组。指导实施省市妇联妇女创业发展项目点,结合项目实施,成立妇联组织,如喜之园家庭农场妇委会。


      通过灵活多样可操作的建立方式,全区新领域妇联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目前,全区新经济组织318家,其中妇联166个,妇委会9个,妇女小组143个;新社会组织31家,其中妇联14个,妇委会14个,妇女小组3个。有效扩大了基层妇联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巩固了党的妇女群众基础。


      二、强化引领服务,破解基层组建难题,推动新领域妇联组织建好建强。

      一是针对不同领域妇联组织对组建条件等不清晰、阵地不足等难题。在交任务的同时教方法。2018年,区妇联编印了《谢家集区“两新组织”妇联成立工作参考文本》,确保组建程序规范,标准不减,帮助新领域妇联组织快速进入正轨。2021年转发《关于在全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全面推进“组建群团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的实施方案》。全面规范了组建方式、建立程序、组织管理、工作职责等重点内容,让“三新”领域建妇联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二是针对组建推进不平衡的难题。充分发挥蔡楚女性公众号及各级妇联微信群等宣传媒介优势,广泛宣传推广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的经验做法和特色品牌,让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不仅有章可循,还有样可学,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辐射带动效应。


      三是针对新领域妇联干部工作业务不熟悉的难题。将新领域妇联干部培训纳入全区妇联干部“领头雁”培训计划,通过推荐参加省、市、区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有针对地对她们进行“履职第一课”和素质提升培训。


      三、巩固深化 聚力赋能,推动新领域妇联组织作用发挥更好更实。

     为了让“桥梁纽带”作用发挥的更好,区妇联通过资源整合、行业引领、活动凝聚,引导新领域妇联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工作融入基层治理格局,在特色活动中激发组织活力,凝聚妇女民心。


      一是发挥作用,提升组织行动力。积极挖掘先进典型,选树榜样引导广大女性学习。推荐“三新”领域组织妇联优秀女性代表新华医院妇联主席郑晓红先后获评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并成立全市首个“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工作室”、世纪阳光商厦妇委会主任赵萍获评中国好人、清雅合作社妇委会主任夏月明获评省百强农村产业女性带头人等;推荐久源养殖场获得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太阳花爱心公益协会成为安徽省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宏昌科技获得全市巾帼文明岗等先进集体荣誉;17名非公企业妇女组织负责人加入到省、市女企业家协会;2名非公企业妇联主席成为省妇女14大代表。6名“三新”领域妇联组织负责人当选为区妇联八届执委。她们充分发挥了榜样带动作用,激发广大“三新”领域女性干事创业活力。


      二是服务群众,巩固组织影响力。区妇联以动态跟进、有形有效为目标,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三新”领域妇联所能的结合点上,找准工作切入点,引导“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发挥引领、服务、联系妇女群众的积极作用,团结引领女性从业人员参与疫情防控、社区治理、服务社会等工作。宏泰钢铁妇联疫情防控期间捐赠物资保障万余元、广场舞协会妇联在防汛期间连续两周不间断前往灾民安置点进行志愿服务、新华医院妇联两年来坚持开展“乡村振兴.巾帼健康‘她’先行”公益活动,为我区农村妇女儿童进行免费疾病筛查及健康体检,惠及人口达7000余人;丰华职业学校妇联2023年开展家政、母婴护理、中式烹饪等点单式妇女技能培训12期500人。


      三是延伸关爱,加强组织凝聚力。发挥妇联优势,将关爱服务扩展延伸到广大家庭。举办家教讲座指导提升家教观念,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凝聚家庭力量;积极参与99腾讯公益日,帮助企业困境妇女和家庭。2023年,各“三新”组织开展巾帼大宣讲、普法宣传、家庭教育、亲子阅读、心理辅导等活动60余场次。让“三新”群体人员感受“娘家人”的关爱和体贴服务。

 

      下一步,谢家集区妇联将继续创新实践,不断推进组织覆盖、工作覆盖、服务覆盖,力求构建立体、多元、紧密、开放的妇联组织体系,推动在“三新”领域全面建立灵活多样的妇联组织,进一步提高妇联组织引领、服务、联系不同妇女群体的能力,为推动我区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