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7 浏览量: 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立新街道聚焦党员教育管理难点堵点,以“铸魂、赋能、强基”为主线,构建“理论铸魂+实践赋能+长效管理”三维培训体系,推动党员教育培训走深走实,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筑牢思想根基,让理论学习“活”起来。街道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创新“线上+线下”“集中+分散”学习模式,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线上依托微信群、QQ群、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平台等平台,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线下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群驿站等阵地,开设“红色讲堂”“初心课堂”,邀请街道领导班子、律师开展专题授课,街道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围绕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重点工作,量身定制培训课程,提升党员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能力。针对社区党员干部,开设基层治理、矛盾调解等专题培训班,邀请行业专家、优秀社区书记分享经验,帮助50名党员干部拓宽工作思路、提升业务水平。
聚焦实践需求,让能力提升“实”起来。为进一步强化党员实践锻炼,推动党员队伍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街道立足实际、创新举措,扎实推进党员实践锻炼工作走深走实。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为党员搭建实践平台,将党员个人成长与街道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党员先锋岗的同志们主动担当,带头清理卫生死角、规范非机动车停放;在环境整治行动里,责任区的党员们逐户走访宣传环保理念,协调解决乱堆乱放问题,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街道积极整合资源,精心组建5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涵盖政策宣讲、助老扶弱、法律援助等多个领域。这些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社区的大街小巷,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无论是炎炎夏日为孤寡老人送去清凉物资,还是在寒冬深夜为困难家庭解决供暖难题,党员志愿者始终冲锋在前,已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0余件,切实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健全长效机制,让教育管理“严”起来。为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取得实效,街道建立健全考核评价、督导检查、激励约束等机制,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常态化、制度化。制定党员教育培训考核办法,将学习情况纳入党员积分制管理,作为民主评议党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在激励机制方面,街道对表现突出的党员和党组织进行表彰奖励,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颁发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27枚,通过宣传栏等平台广泛宣传先进事迹,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同时,对学习不积极、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党员进行谈心谈话100余次,督促整改提高,推动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