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建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农村党建 > 杨公镇:聚焦“选、育、用”建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杨公镇:聚焦“选、育、用”建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发布时间:2025-07-21   浏览量:    来源:

近年来,谢家集区杨公镇坚持把村级后备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多维度选拔、多层次培育、多角度实践,着力打造一支结构优、能力强、作风好的高素质后备干部队伍,为新一轮村“两委”换届做好准备。

严把“选拔关”,筑牢村级后备干部人才根基。拓宽渠道,多元纳才。镇党建办牵头组织村“两委”成员进行全域摸排,对毕业返乡大学生、本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等重点人群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动态信息库”,实现行政村后备干部全覆盖。利用春节、国庆等节点召开“归巢人才”座谈会4场,通过播放市、区发展专题片、解读创业扶持政策,成功吸引52名青年人才加入后备干部队伍。严格标准,优化结构。按照每村不少于3名后备干部的标准,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三种方式,综合“政治素质、专业能力、群众基础”等方面,联合公安、纪检等6部门开展资格联审,经镇党委考察后,现储备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26名。其中40岁以下占比65%,大专以上学历达85%,形成以年轻党员为骨干、专业人才为支撑的储备梯队。

深耕“教育链”,提升村级后备干部能力素养。定制课程,精准施教。构建“需求导向+分类施教”培训体系,镇党委开展后备干部能力短板调研,梳理出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6大培训需求清单,开设“田间课堂、夜校讲堂”等特色班次,依托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建立学习矩阵,开展基层党建实务、矛盾调解技巧等专题培训7期,累计培训200余人次。导师帮带,助力成长。推行“三级帮带+跟踪培养”机制,建立镇领导班子成员、村党组织书记、业务骨干与后备干部“3+1”帮带对子,帮助后备干部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实行“成长纪实”管理,为每名后备干部建立培养档案,收录培训记录、项目实绩、群众评议等资料。今年以来,通过帮带机制帮助5名后备干部解决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难题15个。

搭建“练兵场”,强化村级后备干部实践淬炼。实践锻炼,增长才干。杨公镇创新探索“一线墩苗”培养计划,建立后备干部实践锻炼“责任田”,安排参与基层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在防汛抗旱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设立“后备干部先锋岗”8个,组织参与隐患排查、群众转移等工作,累计解决群众诉求46件。开展“信访调解跟班学”活动,安排后备干部跟随调解员参与纠纷化解,成功调处邻里矛盾、土地纠纷17起,切实提升群众工作能力。轮岗交流,多岗历练。针对工作经历单一的后备干部,制定跨村、跨岗位轮岗计划。今年以来,已有5名后备干部在党建、民政等岗位进行轮岗,2名在产业发展重点村与薄弱村之间交流任职。通过多岗位锻炼,培养出既懂党建业务、又善产业发展的“复合型”后备人才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