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焦点

您的位置: 首页 > 先锋聚焦 > 右侧焦点 > 高语罕:早期建党建团建军的亲历者

高语罕:早期建党建团建军的亲历者

发布时间:2024-03-27   浏览量:    来源:淮南日报

高语罕,又名高超,1887年8月1日出生在寿县正阳关。他是许多重大党史事件的见证者,亲历了中共建党建团建军的历史。

   高语罕幼时随父蒙学,其父虽未在科考中获得功名,但精通汉学,高语罕深受影响,文学功底扎实,初临乡试即高分入榜。1905年,高语罕考入安庆陆军测绘学堂,不久就参加了陈独秀创立的反清组织“维新会”(反清组织“岳王会”的外围社团),亲睹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亲历熊成基等发动的马炮营起义,这些都让高语罕深刻地认识到“革命不是口说的,而是要用武力的,并且需要很有组织的革命武力。”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孙毓筠(光绪帝师孙家鼐的胞侄)就任安徽都督。陈独秀出任都督府秘书长,高语罕出任青年军秘书长,两人时常在青年军总督韩衍家中聚会,从而结下了一生的友情。韩衍遇刺后,高语罕冒死收尸,料理完韩衍后事,他向孙毓筠申请了一笔官费,从青岛赴日留学。

   1915年秋,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发起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高语罕应陈独秀的邀请,为《新青年》杂志撰写了《青年与国家之前途》《青年之敌》等文章。他的文章旗帜鲜明,极富文采和鼓动性,赢得青年读者的喜爱,更得到陈独秀的赏识,成为《新青年》主要撰稿人之一。

   1916年秋,高语罕应邀到芜湖省立五中任教,按照陈独秀倡导的培养一代新青年的要求,在省立五中创办了安徽第一个学习自治会。他倡导平民教育,在芜湖开办了多所工人夜校,为夜校学生编写《白话书信》。这本书共发行39版,与陈独秀的《独秀文存》、胡适的《尝试集》一起,成为亚东图书馆最畅销的三部书,影响了无数青年志士,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高语罕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第一人。”

   1920年,“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陈独秀在上海筹备共产党和青年团组织,高语罕那时正在安徽教书,是“最先响应的人”。8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并建立了全国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高语罕成为第一批团员。9月,高语罕先参加了李大钊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后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50多名党员之一。”

   1921年6月,安徽发生反贿选学潮,高语罕一马当先,声援学生。为了削弱革命斗争的核心力量,省政府采取釜底抽薪之法,包送一批斗争骨干公费到外国留学,1922年8月,高语罕同芜湖省立五中郑太朴、宣城四师章伯钧从上海赴德,本来还有朱德、史叔隐等同行,但他们没来得及,改在下一班船赴欧。留德三年,高语罕与他们往来亲密。在此期间,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高语罕也加入了国民党,由于思想进步和对革命的热情,被推选为旅欧革命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国民党驻德总支部”监察委员。

   1925年8月,高语罕代表留德法同学国民党支部回国出席国民党二大。当时,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向中共中央要人到广州工作,中央遂派高语罕到广东。他在会上非常活跃,频频发言,因此与毛泽东、张国焘、于树德在大会上被称为“四金刚”,其后又加了恽代英,称为“五虎将”,后被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常委。随后,高语罕受周恩来邀请担任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兼入伍生部少将党代表,同时兼任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任所长)政治训练主任。很多青年学生过去读过高语罕的《白话书信》,普遍都很敬重他。“中山舰事件”爆发后,高语罕辞去了黄埔军校的职务,由于报纸上刊登他的演讲“不仅要打倒北方的段祺瑞,也要打倒南方的段祺瑞”,蒋介石遂下令驱逐他出广东。

   1927年2月,高语罕在陈独秀的亲自指挥下,作为宣委成员参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消灭了盘踞上海的反动军警。随后,赴武汉出任汉口《民国日报》总主笔,先后发表数篇反蒋社论,与吴玉章、徐谦被称为武汉反蒋的“三尊大炮”。

   1927年南昌起义前夕,他作为第二方面军秘书长,同时兼任共产党党团书记,坚决反对推迟起义时间。金一南在《苦难辉煌》中明确记载“起义发动前,叶剑英利用与张发奎等人的关系,探知贺龙、叶挺等第二方面军将领要被扣留,解除兵权。他立即连夜找到叶挺告之此讯,并约叶、贺、廖乾吾、高语罕四人到甘棠湖划船,共商对策。他们在甘棠湖的小划子上迅速作出三项决定:一、贺、叶不上庐山;二、不接受张发奎调贺、叶部队到德安集中的命令,部队立刻开往南昌;三、叶挺部队先行,贺龙部队随后。这次甘棠湖聚会,在党史上被称为‘小划子会议’,它对保证起义领导人的安全和将起义的主力部队及时开往南昌,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这个在关键时刻通报的重要情报,也促使叶、贺起义的最后决心”。

   南昌起义后,高语罕任革命委员会秘书,起草了八一南昌起义中央委员宣言,并随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后奉周恩来之命赴香港,争取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联系未果后,隐居在澳门的高语罕向中共中央写了《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个人对于八一事件之经历及意见、对中央最近策略的意见》。

   隐居期间,高语罕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认为潜心研究学术对革命党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1931年,高语罕开始译述黑格尔的《历史哲学纲要》,这本书是黑格尔著作在国内的第一本译作。九一八事变后,他即发起组织中国著作者抗日协会,并主编《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他常在沪渝蓉等地的报纸杂志上发表,表达对时局的意见,极力坚定当局抗战决心与信念,“一心一意欲对抗战致其绵力”。抗战胜利后,他的《九死一生记》刊载,记录了其在“革命大潮中滚来滚去的一点一滴。”

   1947春,高语罕病逝于南京。综观他的一生,青年时期投身革命,是中共早期建党建团建军的亲历者,见证了党内许多重大事件;始终致力于宣传马克思主义,被誉为“中国马克思哲学大众化第一人”;性格刚毅,无数次的挫折之下,政治信仰始终未曾改变。他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在中共党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篇章。(通讯员 陈静)